[分享] 從 Oracal DB 到 Sybase DB 到 MS SQL 的資料庫過程
話說我最早接觸的SQL資料庫是 Oracal DB,
當時流行的說法是.... Oracal 資料庫是最好的資料庫但也是最貴的資料庫(就是要花很多錢買的意思),
這件事在後來我轉到開始使用 sybase 資料庫時有了些許體驗.
因為最早在使用 Oracal 時覺得過程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 但當相同的目的用相同的語法轉到Sybase時卻不支援,
這時就要用另外一種方式撰寫來達到相同的輸出目的.
當然也有可能在使用 Oracal 的時侯工作上使用深度不深也不久, 但是在Sybase 時期則可算是每天都在和資料庫打交道包括寫 store procedure,
因為用的深所以會發現它的限制和缺陷.
記得當時因為免費的 My SQL還沒出世, MSSQL 也不見蛋, 雖然或許還有其它的選擇但 Sybase 的確是當時算起來很好用且很流行的資料庫,
在FOR Sybase的 SQL 語法眉角都熟了之後不管要做什事都是做的到, 只是有時會覺得某些地方很卡明明可以直達卻要繞路, 但最後還是可以到目的地的意思.
當時偶爾會抱怨為什麼 Sybase DB 為什麼這裡不優化那裡不優化? 但慢慢的也理解有些東西是一開始設計就決定好的架構限制, 如果要改基本上就是要從頭蓋房子的意思,
舉例來說, 一開始蓋樓房蓋到10樓很棒, 但後來需求增加又加蓋了5樓, 但原始的電梯只能從1樓直達10樓, 如果要到15樓就要在10樓換乘電梯的意思.
在房子都已經蓋到那麼高的現實之下, 又不是不能住, 所以就這樣用了下去.
這點真的也不能怪 Sybase , 畢竟人很難未卜先知, 再加上就算是有理想一開始就想要蓋100樓的房子, 也會遇到現實會被打槍還不會走就想飛的策略挑戰決擇.
就這樣在 Sybase 風光了幾年後, 印象中發生一件事就是微軟將 Sybase 的資料庫技術開發團隊整個挖角轉去開發微軟自己的資料庫,後來微軟突然之間就推出了就是現在 MS SQL的資料庫而且改版很快.
關於 MSSQL 我的使用經驗就是....一整個暢快,那些原本卡點幾乎都改善了, 包括備份和還原的流程.
雖然剛開始還是整體功能尚不完整但會有「這個孩子自小就是骨骼精奇長大後...」的感覺,
想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因為假設我是原本 Sybase DB的開發團隊, 這個房子是我一手蓋起來的, 它有什麼優缺點屁股有幾根毛我還能不知道嗎? 那些限制身為開發者我也很想整棟推平蓋一棟「完美的大樓」
只是都已經蓋起來了也改不了了,
而微軟的聰明之處在於他給了這些開發團隊一個舞台也為自己生出了金雞蛋.
這些年 Sybase 資料庫愈來愈少被看見, 市面上 MS SQL挾著微軟的企業支援慢慢的各項資源也愈來愈多,
在使用上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有點可惜的是現在的我沒有什麼機會在實務上用回 Orcal DB,以現在的我的知識去體驗及理解 Orcal 的DB 真的那麼好嗎?
可惜卻也不遺憾因為所有的技術和工具都是為了服務回應人類真實的需求,
需求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
不管是黑貓或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這裡指的是抓的到,抓的準,抓的快), 然後就是看這隻貓養起來貴不貴, 這就是平衡點了.
後來因為「需求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我也在使用 ACCESS 上使用 SQL 語法, 不過那就是另一件故事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